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 “三个年”活动

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各部门贯彻二十大精神、推进“三个年”活动有关情况

2023-04-18 17:30:54.0 来源:榆林市人民政府 访问:360
打印 【字体:

       4月1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榆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柴长涛,榆林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孙文栋,榆林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二检察部主任白昊,榆林市司法局政治部副主任赵媛媛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驻榆有关新闻媒体及榆林传媒中心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 布 辞

榆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柴长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市检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全省“三个年”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榆林市检察院先后于1月28日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月30日召开党组会议,2月6日召开全市检察长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省“三个年”活动动员会精神,按照市委和省检察院工作安排开展交流讨论,研究贯彻措施。为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特别是结合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改进纪律作风,市检察院制定下发了《开展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榆林市人民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的10条措施》及工作情况。

       一、“10条措施”的主要内容

       “10条措施”针对市场主体最关注、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围绕平安榆林法治榆林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护市场主体利益、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10个方面,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找准服务保障着力点,强化和落实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批捕、起诉等法定职能,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扎实做好重要节点安保维稳和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惩网络犯罪,深入打击突出行业领域违法犯罪,切实保障国有资产和国家能源安全。

       二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犯罪,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司法力度,会同市工商联等单位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强化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制约。

       三是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依法严惩严重侵犯民营企业财产、损害企业利益的各类经济犯罪,加强对企业的调研走访,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监督有关行政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招投标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

       四是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依法惩治和预防金融证券犯罪,加大反洗钱力度,深化房地产领域涉稳风险排查和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完善与行业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同机制,严防经济金融风险向政治安全、社会稳定领域传导。

       五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和12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站实质化运行,全力护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做深做实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审慎办理涉科研职务犯罪案件。

       六是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最高检8个检察建议刚性落实,深化安全生产、未成年人保护、金融风险防范等领域诉源治理。加强涉市场主体突出问题类案监督,促进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积极化解涉企信访矛盾纠纷,依法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七是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障。依法办理涉及劳动纠纷、就业纠纷等民事行政监督案件,有效保障就业者、劳动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依法保障农资安全和农民权益。高度重视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深入开展“八五”普法。

       八是助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体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加强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环境资源领域的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依法进行监督,加大环境公益诉讼力度。聚焦案件办理,持续跟进监督生态环境修复情况,做好系统治理。

       九是守好公平正义司法防线。加强刑事审判监督,积极拓展虚假诉讼监督领域。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基层检察室作用,延伸检察工作触角,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认真落实监督办案数据公开、典型案例发布等要求,确保检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十是加强检察干警作风能力建设。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教育引导检察干警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提升思想理论素养,加强干警教育培训、集中轮训。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激励干警奋发作为。

       二、推进落实情况

       “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榆林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紧扣大局履职尽责,服务保障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作风能力建设,努力为榆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坚决维护安全稳定。坚持稳字当头,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维稳安保工作方案》,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确保实现“四个严防”目标。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3月7日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党组会议并扩大至基层院,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舆情监测,筑牢检察机关意识形态工作安全防线。

       二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会同9个部门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办理企业合规案件26件,做到了市县两级13个院办案全覆盖。助力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府谷县检察院办理的蔺某某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一案,因涉案企业系小微企业,以“检察建议+听取意见”方式自行开展了合规,最终案件被作出不起诉决定。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相关做法和成效在《法治日报》等刊发,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助力生态环境治理。认真贯彻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黄河保护法》,落实“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会同公安、水利等部门,于3月7日至9日沿黄河榆林段全线开展巡河活动,深入6个县市区13个治理点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履职着力点,为更好发挥检察职能推动责任落实、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工作合力,活动被人民网、新华网、《法治日报》、正义网、《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

       四是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召开全市检察建议工作推进会,表彰全市“十大优秀检察建议”和先进单位,推动健全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常态化协作、检察机关与监察机关工作衔接等机制,去年以来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8份,既推动了法律监督模式由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转变,又促进了社会治理,受到省人大常委会和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做实做深检察环节诉源治理,推动实现12309检察服务中心挂牌入驻12个县市区综治中心,线下设置专门窗口现场办理群众信访问题,线上依托12309检察服务热线、综治视联网等向群众提供预约来访、法律咨询、远程视频接访等服务,及时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召开2022年度全市检察机关“三有”争创品牌项目评审会,对30个品牌项目进行汇报评比,在巩固成果、总结学习的基础上统筹推进2023年度品牌项目,深化以项目化管理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数字检察建设,建设数字检察信息技术中心,推动建设全市执法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大数据运用,不断强化法律监督的技术支撑。

       六是提升作风能力。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组织开展 “大学习、深调研、抓落实、提质效”活动,列出10个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研,推动检察调研常态化,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引领检察实践。聚焦提升业务办案质量和业务质效,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推进会,赴西安、汉中检察机关调研学习案件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榆林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加强年轻干部梯队建设,细化完善考核机制,举行首届青年检察官论坛,为青年干警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检察机关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我们将在市委和省检察院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和新闻界朋友们的支持,坚持人民至上,依法能动履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检察贡献。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一会也欢迎媒体朋友们提问,谢谢大家。


发 布 辞

榆林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孙文栋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对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重要职责,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注重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尤其对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严实的作风,展现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新作为。

       一、依法治市抓创建

       我们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着力点,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在更高水平法治榆林建设中实现率先突破。一是科学谋划布好局。在外出考察学习示范创建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细化指标分工,明确职责任务,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述法点评夯责任。去年,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主持召开现场法治点评工作会,实现市级法治点评“双驱动”。全市12个县市区2022年度现场述法点评实现全覆盖,今年市委书记法治点评工作会已经召开,切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三是培训宣传两手抓。加强与西北政法大学地校合作,为示范创建工作提供智囊支撑,举办全市“法治大讲堂”和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促进提升法治建设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积极打造多元化法治宣传平台,在市区建成法治文化广场5处、法治小区6个,开通三条法治宣传公交专线,创办“法治榆林”新浪微博,创刊《法治榆林》双月刊杂志,在微信公众号上编发《法治榆林月览》,为示范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二、法治保障促发展

       我们立足司法行政机关法治保障职能,紧扣服务中心大局,积极主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围绕促进依法行政提供法治保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结合我市立法需求和实际,推进重点立法项目,去年召开专家论证会、立法听证会各两次,竭力推动立法项目审核、出台相关工作。今年共征集到行政立法计划3件,我们将及时跟进调研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工作;扎实履行合法性审核职能,本着“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的态度,及时高效完成113件市政府批转的各类涉法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任务,为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把好政策关、法律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进一步强化常态化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资格证件管理等措施,持续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梳理形成行政执法单位不予处罚事项、从轻处罚事项、减轻处罚事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四张清单”,推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在全省率先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在依法化解行政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例会、行政争议预防调处、应急会商、联合调研、信息共享五项良性互动工作机制,有力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去年以来共办理市政府为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226件,办结178件,办理市政府涉诉案件121件,审查涉及靖边县煤矿开发等9件市政府重大涉法事项,行政复议应诉一科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二是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以“一月一主题、一县一重点”为载体,利用“4·15”、“民法典宣传月” “12·4”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以“深化法律六进、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80余场次。高质量举办以“创法治化营商环境 建新时代有为政府”为主题的第二届榆林法治文化节,配套开展法治培训、趣味普法比赛、法律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市已累计创建15个全国、17个省级、55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养6386名法律明白人,今年计划创建100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养12000名“法律明白人”。

       三是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法治保障。严格落实社区矫正管控措施,实现市、县、镇(街办)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统一全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执法文书的做法被省厅作为样板在全省进行推广,与市检察院联合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检查,积极推进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机构挂牌和“智慧社区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低于2%。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目前全市共设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666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1个,涉及10多个行业专业领域。我们严格人民调解员选任、培训和管理,为全市9234名人民调解员统一制发证件,去年线上线下调解案件4624件,调解成功4387件,成功率95%,同时涌现出了定边“四李会诊室”、靖边县海则滩司法所“乔乔话 当面说”调解室、绥德县满堂川司法所“说事堂”等一批先进典型,引领带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三、法律服务惠民生

       我们着眼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职责,紧贴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竭尽全力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一是发挥律师队伍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针对我市偏远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现状,加强偏远地区律师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适当放宽在律师资源匮乏的地域设立律师事务所条件,鼓励省内大型律师事务所在上述地区开办分所,不断满足偏远地区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组织律师为乡镇企业免费进行“法治体检”工作,为项目谈判、合同签订和其他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对村办企业和致富带头人等经济实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助力企业规范生产经营,防范管控风险。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开展 “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按照“属地优先、就近服务”原则,选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村(居)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

       二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和司法鉴定服务,最大限度缩短公证办理时限,实行减证便民便企,严格落实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和最多跑一次等工作制度,畅通司法鉴定咨询通道、完善咨询答复机制,根据当事人实际情况提供上门服务,以真心真诚的服务赢得人民群众满意。去年公证业务中约15%为减免收费的公益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公证业务总量1787件,办理司法鉴定案件数量948件。

       三是积极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健全“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开通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维权“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此类法律援助申请,简化受理流程。对其中行动不便的残疾人、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实行“只跑一次”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对涉及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法律事项提供“只跑一次”法律援助服务。今年第一季度办理法律援助154件,为15件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下一步,我们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聚焦“三个年”活动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推进新时代依法治市工作,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社区矫正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依法治市和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记者提问环节

       1.华商报记者:如何在“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中体现对企业的帮助和引导?

       赵媛媛: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通过行业引导律师服务团队,根据企业意愿和实际需要,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咨询等方式,帮助民营企业查找、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法律风险,深入分析症结原因,从专业角度提出合法合规应对措施或合理化建议。敦促号召企业法律顾问开展“法治体检”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指导、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决策审查、利益分配、职工权益维护等工作机制,规范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等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消除法律风险,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2.陕西网记者:在企业合规案件中,检察机关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白昊:近年来,企业合规改革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热点。2020年3月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启动了两期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并先后发布四批次典型案例。2022年会同全国工商联部署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检察工作的需要而对其法律监督职能进行的合理延伸。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场秩序相对复杂,营商环境相对严峻,对此,检察机关主动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一方面,在侦查阶段,积极发挥诉讼监督职能,着重监督“以刑事手段插手企业经济纠纷”“对企业负责人员进行不当羁押”等情形,防止刑事力量过度介入、打击民营经济。截至2022年底,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清理涉企刑事诉讼“挂案”21件,有力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经营;另一方面,针对涉案企业认罪认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承诺合规的,检察机关可依职权或依申请适用企业合规程序办理。如涉案企业是小微企业,检察机关可直接开展合规考察;如涉案企业是大中型企业,具备启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基本条件且涉案企业自愿适用的,应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考察,由检察机关商请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启动第三方评估机制,最终由检察机关依法作出处理决定,避免“办了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26件,通过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检察机关以严管厚爱的监督者姿态积极履职,尽最大可能保护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推动企业诚信经营,合法经营。

       3.农业科技报记者:如何结合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实际,开展好“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

       赵媛媛:我们坚持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致力于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司法行政队伍。坚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相结合,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形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今年2月上旬,市司法局率先组织市级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干部,开展了为期5天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学习,加强政治历练,筑牢政治忠诚。我们引导广大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群众路线,办好民生实事。引导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利用政治轮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科级干部上讲台、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等平台,不断增强推动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有效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引导广大干部站稳党性立场,强化法纪思维,把好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守牢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底线。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紧贴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引导广大干部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以良好作风能力担当作为、服务大局。

       4.各界导报记者:目前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检察机关下一步将如何做?

       白昊: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从客观实际来看,目前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仍有很多突出问题,如法治化营商环境思维仍需深入人心、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还需加强、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仍然存在等。下一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将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法治意识,创新普法途径,结合企业常用的《公司法》《税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本地相关政策,对企业新开发的项目进行源头普法,为企业减少法律风险。拓展重点企业和项目联系点,定期走访调研,开展“法治体检”,结合司法办案帮助排查风险、堵漏建制,健全内部监督、风险防控机制,提升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质效。同时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部署的“护航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坚决防止集中治理对涉民营企业案件久拖不结、民事纠纷刑事化处理、违法处置民营企业财产等突出问题。积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环境,保障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